首页

尤申:人生大赛场赛场小人生

发布时间:2014-03-10

——上海中外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总经理

低调做人一生信条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领悟这16个字的精髓,尤申花了整整10年时间。而在上海的物流行业,尤申从初出茅庐,到站稳脚跟,直到如今占据一席之地,他更是有整整20年的故事向你娓娓道来。

挂在办公室墙上的这两幅书法,尤申每天一抬头就能看到。10年来,尤申办公室也搬了几次,但这1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始终跟随着他。尤申不仅把它作为人生座右铭,更是早已深入他的经商之道、企业文化。也是凭着这两句话的鞭策,尤申带领团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搏击中不断奋发向上。

尤申的办公桌,和多数企业家并没有太多不同。只是航运公报、飞机模型和一本《物流业英语常用词典》在案边,隐约透露了他的职业身份。

每隔一段时间再看这两幅字,尤申总会有新的收获。“它们从2003年跟我到现在,近10年了,我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坐在布置简朴的办公室里,尤申若有所思。楼下就是繁华的南京路,不远处就是奔流不息的黄浦江。然而,这些年来,尤申始终不为外界的种种所干扰,坚定地做他自己。

“海纳百川。海永远比所有的江河湖川还要低,它越低,水越愿意往海里流。不管是污水、雪水都流下去,大海都接纳,有容乃大。人人都希望做大,但是怎么做大?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放低自己,人家才愿意过来。你的价格是合适的,诚意是最大的,性价比就是最高的。”物流业总是与大海、蓝天打交道,但在竞争激烈的商界,真正能像尤申这样拥有海天一般胸襟的,却并不多见。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格言是宽容。但现在告诉自己,人生善下。”说到这,尤申沉吟道,“上善若水,人生善下。我觉得做人要放低自己,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每一次工作机会,感恩你的团队,感恩你的员工。这不光是嘴上说说,而是落实在你做的每一件事中。这样,你的人生将会豁然开朗。”这也是尤申给许多人留下“亲切、好客、仗义”的根本所在。

偶然入行,一鸣惊人

上世纪90年代初,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蓬勃兴起。这时候,尤申已经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6个年头了。这在当时是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而且两年前就已是行政科级,作为学校后备梯队干部深受领导器重,因此,尤申从没想过命运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1992年的暑假之前,中外运上海天地快件公司(TNT)正在筹备组建。尤申不断推荐人才去应骋,而多次接触中,尤申的灵敏处事和认真态度给TNT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TNT负责人给了尤申一个建议,“尤老师不如到物流行业来发展,一定大有作为”。

“下海”在当时的中国,已是一股汹涌的潮流。可是真的要放下大学教师的尊严,从一名小销售员做起,这是需要胆识与勇气的。但是面对挑战,尤申没有退缩。

早些年前,都说教书匠清贫。哪怕当时的尤申已是正科级干部,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初期,更有“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样的说法。尤申一路走来都是学生干部,留校工作后很快成了最年青的院系党政领导之一。可是同班同学中,越来越多人经常见到他,就会送他一些“稀罕物”,然后随口一句“哦,我最近又出国了,一点小东西,你拿去。”这深深地刺伤了尤申。“只要胆子大,就能赚大钱”,考验着那个年代每个人的勇气与胆量。

在与家人、学校反复商量后,尤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1992年10月,他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加入到创建TNT的团队中,成为新兴的中国物流行业中的一份子。        

怀着满腔抱负来到新的天地,对尤申来说,就不允许自己失败。但是,该从何入手成了尤申首先面临的问题。

纺织业是当时上海物流业务的主要支柱。尤申恰好是纺织工程毕业的本科生,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更有6年留校做学生工作的经历,这为他在物流业的第一次“弄潮”留下了伏笔。

从大学老师,到一名普通销售员,心理的落差只有尤申自己最为清楚。尤其在前两个月没有任何业绩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这个决定是否过于冒险?

但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尤申只能勇往直前。既然是新人,尤申首先放下过去大学教师的身份,一切从头学起,向老同事学销售方法,沉下心来在操作部实习作业流程,与客户交流探寻努力方向。同时,他广做调研,与过去的同学、昔日的学生加强联系,掌握纺织业出口运输的需求,找出发展TNT的突破口。

当时每一家国际特快物流企业,每天都有自己的收件路线。通常,过了收件的时间点,遇上客户再来电话,也很少有人愿意再折回去取,这样一般就押后到第二天了。善于观察、思考的尤申,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在他的团队里,客户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比如节假日前一天的取件安排,尤申要求销售员、取件员甚至客服人员一起到客户那儿,当面问清客人需求,按客人要求组织多次取件,保证节前出货完毕。

“无论是DHL、UPS,每家公司都是排好计划的,都是流水操作。如果取件的面包车4点已经离开去往下一站,可是你4点半电话又来了,他们一般也不愿多做。”尤申说。因此只要客户来电话,尤申几乎从不让对方失望,一句“我这就来看看”,让焦急万分的客户一下吃了颗定心丸。“遇上第二天是休息日、假日,我们会特意在正常的收件结束后,再按排一轮次取件,甚至销售部自己包一辆出租车去各家公司再次取件,看客户还有什么补单。大热天或是下大暴雨,其他同行公司都不愿多跑一趟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定赶到。这是一种有求必应的感觉,而无关价格了。让客户的心头总觉得热乎乎的。”

遇上公司车辆难以及时周转,尤申甚至自己骑自行车去客户处取件,没有丝毫犹豫。即使在下班后、节假日里,尤申和TNT销售员接到BB机呼叫,都会积极响应客人要求。“在客户特别需要时,我们要及时出现并满足客户要求,这不仅仅是业务。”正是尤申抓住了看似细微的差异服务,却在点滴间在客户心中建立了安全可靠的信念,用尤申的话说,这叫“有事叫得应”。为TNT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其中不少客户至今20年都保持着与尤申的合作关系。

来到TNT后短短三、四个月,就是1993年的春节,尤申所开发的上海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抽纱进出口公司、丝绸进出口公司等一系列纺织类出口企业的样品出口特快专递业务、包括空运出口业务大部分就从DHL、UPS这些老牌劲旅那,转移到了尤申手上。

到后来,没人想到刚成立才3个多月的TNT,有项纪录将很快被改写。    

业务发展壮大后,尤申采取了分片包干的做法,他不仅主动带着其他新加盟的销售员拜访、开发客户,甚至把自己的客户按区域管理划分给其他销售员去维护,提高他们的业绩。自然,尤申成了TNT销售部的领军者。

特别可贵的是尤申常常是与操作部一起打单、封包、送上去机场末班车、最后锁上大门下班的一批人。由于他没有经理架子,又常在一线亲力亲为甚至其他部门帮忙干活,公司员工都十分支持他的工作。

尤申所率领销售部的业务量在公司出口业务的占有比逐月增加,直至稳定在80%以上,而他自己的业绩上升最快,每月的营业额稳定在百万元人民币,在TNT有“尤大户”的美称。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来自他的身体力行。“脚要勤、心要热、头要清。”

TNT以比同行更为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客户。到1993年5、6月间, TNT上海公司的出口量第一次超过进口量,走上了进出口业务互相促进的良性轨道。

按区域管理的做法,让尤申的团队效率更高。但老板却觉得,尤申把自己客户交给新人去维护,只会助长他们的惰性。于是,一年后,公司把尤申的客户又重新划归他一人。结果,一算吓一跳,他个人一个月的毛利就突破了180万。

这下倒令老板犯难。因为在TNT,奖金直接与业绩挂钩,尤申工资单上的数字,公司实在不知该如何下笔。最后,老板只好给了尤申一张支票,让他自己填。最终的数目已不重要,据说是老板月薪的好多倍。但是能让老板不知道工资该怎么发的,尤申恐怕是TNT空前绝后头一个。


临危受命 书写传奇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中,尤申在中外运系统内已历经特快专递、空运和海运进出口业务的历炼,在上海物流圈内小有名气。这时,公安部属企业——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向尤申伸出了橄榄枝。

在与大通公司总裁面谈后,他决心去大通最弱的海运部去开创一片新天地。当年10月,尤申担任了大通上海公司海运部经理。翌年初担任上海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合资的上海申通集装箱公司总经理。

尤申刚刚赴任,海运部只有30多名员工。2年时间,上海海运业务量在总公司内排名从第五迅速上升到第二,第三年后己稳居大通内部第一。并在上海市场上以服务功能全面、航线优势显著而名声鹊起,2002年尤申被任命为大通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领导和同事们对尤申最多的评价就是“有思路,有魄力”。

在尤申的带领下,上海海运部先后4次获大通公司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他本人也在2004年获大通公司全国优秀经理人光荣称号。

事业,几乎占据了尤申生活的全部。只要一进入工作状态,尤申似乎就停不下来。有人说,到了尤申这个年纪,该有的都有了,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何必再那么拼?可是在他稳重、睿智的外表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火热奔腾的心。涉足物流行业20年,尤申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想做好工作,不做睡不着的事。为了公司和团队利益,我是为200多个家庭在工作。”

“虽然我秉承生意一定是做长线,不能光看眼前,但我也常常有拼的时候,告诉自己和团队这段时间要拼命的往上冲。”尤申说。

“有时候,我并不考虑老板对我的要求,而是我首先对自己有所要求。比如,老板要求今年我要实现什么目标,事实上老板没找我谈的时候,我已经盘算好了。”

“所以有时老板找我,我心里会暗自发笑,因为我的目标远远高过他交代的任务。当然也有他的目标远远高过我的时候。但我从来不反驳老板。我相信他一定是对的,因为他看得比我更高,他有整体的平衡,只是我可能不知道。”

事情往往是这样,有时你能力越强,承担责任也越大。对尤申的一次考验,很快来到了。

2003年5月初,大通内部发生了一次变故。山东区因高层团队几乎整体离职陷入窘境,公司急需寻找一名“救火队员”去收拾这烂摊子。

“尤申!”“就他了,他是第一的人选。”在总公司高层内部会议上,大家一致看好尤申,相信他能让大通山东公司起死回生。在与尤申面谈时,公司征求尤申意见,只要是他需要的,公司都会尽力配合。但尤申几乎没有多做犹豫,也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当场决定只身北上。这样的魄力与勇气,令领导顿感欣慰。

说起来,尤申祖籍山东,父亲当年从山东一路南下,最后扎根于上海。这次临危受命,也许是一种缘分。但尤申生在上海,长在上海,虽然骨子里有着山东人的豪迈,可真到了那,生活上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单枪匹马来到陌生的环境,更何况整个山东公司又几近瘫痪,要重整旗鼓,难度可想而知。尤申清醒意识到,只有靠山东公司自己人的力量,大通山东才有救。

来到新的岗位后,尤申第一时间进入角色。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并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隔出一小间来,安了一张单人床。那就是他在山东工作18个月没变过的“家”。

公司领导们多次提出给尤申租一间房,哪怕是住酒店,可是都被他婉拒。他说:“我住在公司挺好,这样我就知道哪个员工是最早到公司的,哪个员工是最晚走的。”谁也拗不过他。直到尤申返回上海,近两年的时间里,尤申都是住在那间狭小的办公室。他尤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告诉他们,他是在工作,不是来享受的。  

众所周知,长江南北的饮食差异大。青岛的海鲜闻名遐迩,可让尤申天天吃,他也不习惯。初来乍到,他每天早上喝稀饭,中午、晚上就是一盘蛋炒饭。久而久之,同事发现尤申居然已经连吃了好几个月的蛋炒饭,将心比心,换了谁都受不了。大家都劝他:“尤总,您不能这么吃啊。老吃蛋炒饭怎么受得了呢?”可尤申每次都是笑着敷衍过去,说:“我就喜欢吃这个。”

在山东,尤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走遍济南、潍坊、烟台三家公司,了解下属公司的业务结构、服务特点、市场状况。他走访客户了解需求,倾听意见。

大通山东公司元气开始恢复,不少离职的同事又陆陆续续回来了,因为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感觉公司有前途了。半年后,公司面貌焕然一新,业绩初见成效,一年扭亏为盈,并且还新设了三家公司,这就是尤申令人佩服的地方。他的敬业与执着,员工们更是看在眼里,心生敬意,无不而对他们的“尤总”竖起大拇指。

总公司半年度工作会议上,大家请尤申介绍经验,尤申却只是说:“我只是集中了山东团队的智慧,让每一名员工既舒心又有目标,大家都是公司的主人,一起干没有干不成的事。”

圆满完成使命,尤申即将返回上海。临行前,大通山东的员工们商量后决定给他们的尤总一份纪念,以表敬意。那是一块5、60公分见方的泰山石,意为尤申在他们心中做人做事“稳如泰山”。

“别看它乍一看不起眼,好几次有人见了都说‘这有什么稀奇’,结果一搬全傻眼了,石头根本纹丝不动。”这时候,尤申总是在一旁笑着并不发话。“最后,得4、5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合力,才把这块石头搬动。”而如今,这块令人大开眼界的泰山石,就放置在尤申的办公室里,岿然不动。寓意着尤申的为人如泰山可倚,而尤申的团队,在风云变幻的竞争中,也始终安如泰山。

值得一提的是,尤申在兼任大通山东区总经理的同时,他作为大通海运事业部总助依旧领导着大通华东区的海运团队,为大通在江苏、浙江、安徽的货代、船代业务提供着良好服务,为大通公司谋划长江战略的制定和发展贡献着力量,创造了优异业绩。他日复一日地勤奋工作,全年无休。大通总裁也深受感动,亲手送给尤申五个字:“疾风知劲草”。

对于这一切,尤申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是一个老板,员工们之所以比较喜欢我,是因为,第一,我有想法。第二,我肯实干。第三,我敢担责。第四与人为善。”

家训不忘 严谨做人

尤申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想感谢的一个人就是父亲。他身上的实干与奉献,完全就是50年前父亲的影子。而眼下这一切,似乎又是父亲早就为他设定好的跑道。

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出身干部家庭的尤申接受的是传统严格的教育。解放战争年代,父亲从山东作为军校生一路到上海,又在黄浦江畔扎根。尤申作为家里的独子,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父亲是山东人,热情好客。《激情燃烧的岁月》你看过吗?似曾相识。可以说,电视剧里什么样,我们家就是什么样。”直到现在,说起自己儿时的岁月,尤申总会这样跟人介绍。电视剧中,石光荣做事雷厉风行,待人热情,一副大嗓门再加上爽朗的笑声成了他父亲活脱脱的写照。然而对待子女,父亲却分外严厉,爱都是深藏在心底的。

“家里有人来作客的话,父亲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客人,我和母亲一般不上桌。”作为儿子,尤申没有丝毫埋怨,如今追忆起来,他总为能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那个年代,周围人都说上海话,只有我父亲说一口山东话,一辈子都没变。”

没变的还有尤家从父辈就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这些,并不会因为举家从山东迁徙到上海而消失,父辈的侠骨柔肠就是尤申最好的导师,老人家一支教导他永远不要忘本。

正是父亲的坚毅,塑造了尤申百折不挠的性格。商海沉浮,多少人触底后便再也没有迎来反弹机会,但尤申却从未被困难吓倒过,甚至几次力挽狂澜。父亲做出的榜样足以让他受用终生。

父亲一生兢兢业业,服从组织安排,在每一岗位上都认真敬业。对于党和国家那份纯粹的热爱,一般人没有经历过是难以体会的。

小时候,尤申是学校里红小兵连长,负责每天升国旗。父亲常跟他说,升旗的时候一定要立正、肃穆,不能太随意。那时,家里离学校很近,下雨的时候父亲又总不忘提醒,“这么大雨,快去看看,国旗降下来没有。”有了父亲的鼓励,尤申总是毫不犹豫地冲进雨中,伞也顾不上打,“一看,果然,国旗还在空中被风吹雨打。我就降下国旗,小心翼翼地叠好,收好。”

文革时期,父亲也曾受到冲击,大会小会批斗、办学习班不能回家。有时回到家里,心里难受了,他就一个人喝闷酒,自始至终没跟家里人抱怨过一句,对待工作也一直勤奋踏实,坚持自己的信仰。

即便自身处境如此艰难,父亲骨子里乐善好施、善待旁人的秉性却没有变。周围同事、邻居,谁家有难处,他总是二话不说拉上一把。宁可自己回家受苦,也见不得别人日子难过。“他特别爽气,人家只要开口,他觉得行的话,总是立马就答应。这点和南方人截然不同。”尤申说,“不是说南方人不好,可他们有时会先表示‘让我考虑考虑’,这是他们的处世之道。但父亲不会,他说‘行’后就马上行动了。”

这一切,儿时的尤申早就耳濡目染。对于童年,有些事即便过去了40年,尤申依然记忆犹新。

有一年学校开运动会,有位同学推铅球的时候,不小心受了伤。回家后,尤申当做新闻一样跟父亲讲:“不得了,爸爸,今天我们有个同学推铅球擦到了脑袋,受伤了。”父亲得知后,当即就让尤申写了封慰问信送去。后来因为这件小事,尤申还受到了全校表扬,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尤申很有爱心。尤申说:“其实,也许我自己也会这么做,但如果背后有人强有力地推上一把,我就会做得更加坚定。”

父亲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尤申。每天放学后,学校总会安排值日生留下来扫地、拖地板,碰着有人偷懒,尤申总是自觉地一个人全都干完。对于尤申来说,这是他每天在家里常做的事,而学校只是一个更大的家而已。尤申常常自豪地告诉别人:“那时候,每天等我爸妈回家时,我功课做好了,饭也做完了,衣服也洗完了,地板也拖好了。”对于现在事业有成的尤申来说,家庭的塑造,培养了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方式,这也同样是他驰骋商海、决胜千里不可或缺的品质。

重义轻利  诚信共赢

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利”字总是首当其冲,被摆在了第一重要的位置。然而,尤申对此却有另外一番哲思。

比如明明有2元的盈利空间,尤申有时却会主动让步少赚一点。当他的团队感到不解的时候,尤申会说:“竞争压力对于我们和客户是一样的。上海的市场很大又很透明,我们与客户一起应对,口碑相传,我们会赚很久。如果能想到这种大趋势的话,诚信就是第一位的。”在他看来,共赢好过互相打压。

“如果5毛钱已经是我的赢亏点了,那我觉得1块5也能做。何必非要加价到2块5呢?我认为,我们就应该这么做,和客户保持长久合作关系,可以为公司带来更久更多的利益。”尤申这样说服他的同事们。

但尤申这么做,并不是单纯的“慷慨”,而是蕴藏着他的独到之处,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远景。“也许,在整个市场很好的时候,你该赚的没赚到。但当市场不好的时候,所有客户就会想到,你看尤申给我们的价格是1块5毛钱。人家都在赚我2块的时候,尤申只赚了我1块钱。那现在市场这么困难,还是找尤申吧。因为他心平,跟他做生意有安全感。”

尤申常跟身边人说,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最理想的局面是,大家和气一团,但是大家都保持自己的个性。“要说整个行业的竞争,从前几年来看,相互之间是竞争关系。但是事实上,你不可能覆盖他所有的业务。所以说,同行之间的合作一定是大于竞争。同行不是冤家,钱一定是赚不完的。要有发展的眼光,发挥自己的长处,做自己擅长的,一起精诚互利合作。”

“我也经常会和其他同业公司的高层保持定期接触,一起喝杯咖啡,然后聊天。我们谈现在的市场,谈彼此的看法,然后看能撞击出什么火花。”尤申说,“如果你不是很诚意的去和人家交谈,人家是不会告诉你的。我们的思考会影响我们明年,乃至后年的发展。未来的事,我们今天就已经在考虑了。必须明白,同行是老师。”

“一般在市场上跌打滚爬过的人,行动力都是很强的。有些人可能没想明白就干了。但我觉得,尽可能谋定而后动。多听市场的,同行的,处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问题,结论会不一样。人家讲出来的观点,我能取其一点、学到一点,那喝这杯咖啡,我就值了。”尤申说。

要做到这样的大度与气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都说商场如战场,为什么尤申始终能够如此气定神闲呢?面对不解的眼神,尤申总会讲起这样一段往事。

解放初期,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是83元,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高收入。“83元是什么概念呢?到上世纪80年代,我参加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是73元钱。”尤申回忆说。“小时候的一根油条二块大饼只要4分钱、6分钱,也就是说1毛钱就能吃上一顿早餐了。”但儿时的尤申并没有过上优越的生活,用他的话说只限于“吃穿不愁”。

尤家的生活,没有因为父亲的这份高收入而有所不同。父亲每个月的83块是怎么花的,尤申也是直到近年来才有所了解。“后来父亲离休和病重时,当年的这些老同事、老邻居很多人来看望他,有时还会跟我提起,‘那年头啊,你爸爸给了我5块钱。’”尤申陷入了沉思,“5块钱,在那个年代,那是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

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父亲的这句话,尤申始终牢记,并身体力行。

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尤申得知浙江云水乡不少贫困家庭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尤申毫不犹豫地拿出400元,为一名7岁正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解决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学费。“我自己省一点,却能让孩子多一个未来,值得。”

尤家的这种优良传统,尤申也把它延续到了儿子身上。“大学寝室,4人一间,有上海学生,也有外地学生。我听说他们电费是摊派的,但常会有零头。年轻人实行AA制我也不反对,但是我跟儿子说,希望这零头由你来埋单。”

小尤起初不理解,觉得自己常回家,在宿舍住得很少,AA制已经是吃亏,为什么多余钱自已要去主动埋单?但尤申坚持:“我鼓励他去承担,把多余的部分揽下来,这是培养男孩子的一种大气。不要斤斤计较。这不是对与错,而是一个人的胸怀。”    

从小到大,尤申对于金钱的态度,就很豁达。尤家信奉一条准则:宁可自己委屈一点,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从学生时代尤申担任学生干部开始,父亲似乎就预见到了儿子将来会有一番作为。他常在尤申耳边叮咛:“政治要坚定,经济要干净”。这成了尤申一生铭记、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要做事,先做人。始终把员工放在心上。这让尤申随后的职业发展驶上了一条高速公路。

2005年初大通公司再次重组,更名为“嘉里大通”。此时,老大通人都面临着一次重新选择,是去还是留。没想到,最后的局面是,70%的员工都说:“尤总去哪,我们就去哪。我们相信尤总。”

大通的优势在于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网点,发展前景不错。但被嘉里收购后,原有的人情味一下被打破,变得人心惶惶。历经在物流行业多年的锤炼,尤申最终毅然选择回到他在物流业起步的地方,具有中国物流行业领袖地位的中国外运集团,从头再来。  

尤申这个近百人的团队,一下走了70个。大通公司感到不解,也做过挽留,但最后都是徒劳。不仅是销售、行政人员,就连打扫卫生的阿姨也二话不说地跟着尤申集体“转身”。“团结,是我们的一种企业文化。而尤总代表了这种文化。我们的目标从来都是一致的,70多人跟着尤总过来,不需要开什么动员会,大家有这份默契。我们公司打扫卫生的这个阿姨都干了十几年了,从没换过。”尤申的同事异口同声地说。

中国外运集团自1953年成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 4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5月,尤申回到了中外运上实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主要负责物流进出口业务的工作。用同事们的话说,当初刚回中外运,大家都是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热火朝天地开始办公了。但同时几乎是马上就盈利,立刻见分晓。

在跟随尤申“出走”的员工中,刘海峰当时不过20岁出头。他走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通公司担任最基层的打单员工作。“就是把客户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刘海峰介绍说。而一年后他已经转到了单证岗位上。在面临去留的抉择时,姐姐劝他继续留下,并且承诺通过私人关系帮他在大通谋个非常好的前程。作为一个刚刚入世的小青年,刘海峰犹豫彷徨了。

刘海峰也大胆地找到尤申倾诉烦恼。“领导私下里就像老大哥一样。我学校一毕业就到这(大通)来了,饮水思源,从实习期,试用期,到后来,没有领导对我的栽培,就没有今天。”刘海峰渐渐理清了思绪。“在这里,大家不光是同事,而且是朋友,互相帮助,相互扶持,要分开真从感情上有点难以割舍。”

第二天,刘海峰就兴冲冲地告诉尤申,他哪也不去,就跟定尤总。“我跟姐姐说,到哪金子总会闪光,我不需要通过什么关系。”如今,刘海峰的勤奋实干也得到了回报,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打单员晋升为操作部副经理。

2006年下半年,公司更名为上海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由于尤申及所率领团队的不菲业绩和敬业精神赢得了中外运华东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公司年会上,股份公司付总裁、华东公司董事长亲自题下十个遒劲的大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幅字,尤申刊印在公司每年一期的大事报中,以时刻激励着自己和他的团队。

亦师亦友同舟共济

2007年1月,在中外运华东公司的支持下,尤申带领他的管理团队,准备组建上海中外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元旦假期过后第一天,销售部副经理江安静突然叩开了尤申的办公室大门。早上9点多,正是业务最繁忙的时候,江安静的突然造访,让尤申也起了疑惑。在这间只有他们两人的办公室里,江安静为难地告诉他:“尤总,有个不幸的消息,我生了一场大病,这个病,现在得马上住院治疗。”话一出口,尤申也愣了。

原来就在昨天,江安静被确诊为直肠癌。于是今天清晨5点多,他就来到了公司,开始整理工作报告,为与同事做好交接而准备。在这次难关面前,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上,对江安静都是巨大的打击,而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和力量。

听完江安静的述说,震惊中的尤申很快镇定下来,他说:“你心情放轻松点,我会给找你最好的医生。”紧接着尤申带头在全公司发起捐款,最后筹集到2万多元人民币,送到江安静手中。

“我当时跟随尤总已经10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2万多元对我而言真是雪中送炭。而且尤总那么忙,可他每一段时间就会亲自来医院看望我,每次都还要拿出一、两千的红包硬塞到我手里。在人生最无望的时候,是尤总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而最让江安静感动的是,当他躺在病床上,是尤申亲自给他送来先进员工的奖状,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2007年1月15日,上海中外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尤申出任企业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和总经理。作为中外运华东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依托中国外运集团国内外网络支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海运、陆运和仓储业务。

尤申又开始了新一轮没日没夜的工作。当2008年元宵节后,出院后只在家休养了一个月的江安静重新回到公司,他发现尤申白头发也多了,人也憔悴了。“虽然尤总一再叮嘱我再休养休养。可我看到领导和大家都很辛苦,自己一个人在家也很孤独,还不如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干活感到踏实。”     “以前尤总还经常打打乒乓,游游泳,这是他最大的两个爱好,但现在一年也很难看到一次了。基本上就忙不过来,他肩上压力更大,担子也更重了。”江安静感叹说。

运动的机会少了,尤申也有办法,他总是过段时间就把电脑屏幕的方向调整一下,这个月扭头向左,下个月扭头向右,并且还非常得意地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同事们,说这样对颈椎有帮助。可大家听了,心里总不是滋味。

尤申的同事、下属都知道,他是个十足的“工作狂人”,从来没有上下班时间,更别说年休假了。“尤总从没有上下班时间概念,基本上都很早进公司,下班也很晚。一年15天的年休假,可他一次也没用过。”这一点,办公室的行政员顾佳玲最为清楚。

“尤总有个习惯,我老是半夜两三点能接到他的电话,或是收到他的短信。刚开始也很不适应。”顾佳玲介绍说,“一开始,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半夜接到电话,后来一问,很多同事都遇到过。你会发现,他好像永远在工作状态,永远都在考虑问题。”

一次深夜11点,尤申与销售部经理一道去浦东机场迎接英国来的客人,然后进行谈判。等一切忙完,天都快亮了。可当员工第二天上班走进公司,发现他们的尤总已经端坐在办公室了。彻夜未眠的尤申兴奋地向大家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合约谈成了!”

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尤申经常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中午常常就是两个一块钱的包子对付过去。有时为了攻一个项目,开会错过了午饭时间,尤申会说:“走,我请你们去吃楼下的牛肉面。”公司附近12元一碗的牛肉面,几乎就是尤申常年的工作餐。

而逢到每个月空运部的同事从浦东赶来开会,遇上晚高峰,会议常常下午6点多才能开始,这时尤申总会让办公室给大家准备好包子,每人手上一个肉包、一个菜包,因为会议结束恐怕是晚上9点以后的事了。这些,每个中外运的员工都早已习以为常。

可就是这样一位“工作狂”,在员工眼里却如兄长一般亲切。“尤总是个细心的人,也蛮会关心人的。他从不会拿出老板的架子,而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你谈话,很具亲和力。”顾佳玲说道,“我工作中和尤总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对我们他就像对待自己小辈一样,犯错的时候,也会用一种提醒的语气,疾言厉色的批评从来没有。所以,尤总对我们来说是亦师亦友。”

“尤总是个时时把员工放在心上的人。无论是你的职业规划,还是公司的福利,他都想得很细。”这也是江安静能够追随尤申15年的原因。“和他共事,你不需要提心吊胆,会很放心。尤总这人很直爽,很大气,有话直说。也比较民主,愿意采纳别人好的意见。”

而每当员工生日的时候,尤申都会亲自发去祝福的短信。这让员工倍感温暖。可这些尤申都觉得不足挂齿,“这很容易,一句祝你生日快乐。你说这是钱吗?关心他们的子女,问问他们男朋友最近怎么样了,女朋友谈得如何,不是挺好吗?用不着板着面孔,‘你过来,这个月赚了多少?’”

尤申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也让公司的凝聚力,成为最大的竞争力。

赛场人生 淡看胜负

要说竞争,尤申比同龄人要更早地就学会了看待胜负。在70年代初期上海青少年乒乓球场上,尤申也曾经历过刻苦训练,并梦想着成为一代叱咤风云的国手。

小时候,父亲对尤申的教育一点也不含糊。小学时,父亲鼓励尤申去打乒乓、学游泳,而这两项爱好,也让尤申受益终身。

“父亲没有给我们特别优越的条件,但可以说吃穿不愁。小时候,父亲见我喜欢打乒乓,就培养我去学。”尤申说。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球的风靡程度已经到了人手一块球拍,随时随地拉开场子就打的地步。当然“球拍”有时也是五花八门,书本、铅笔盒、木板什么都有。小学二、三年级时,尤申已经入选了以乒乓著称的愚园路第五小学的乒乓球队。见尤申这么喜欢,有一天,父亲就去问教练:“像他这样的条件,值不值得培养?”教练倒是非常坦率,说:“打到他现在的水平,应该有块好的乒乓球板了。”

那个年代物资还很匮乏,通常所能买到的最好的乒乓球拍就是“红双喜”。不过价格也不菲,5块8毛钱一副,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了。但是父亲还是托教练挑选,帮尤申买了下来。当教练把一副崭新的“红双喜”球拍递到尤申手中时,特别关照:“这你爸爸托我特意帮你挑的,很宝贵,你要好好珍惜。”虽然悄无声息,但这便是父爱的一种方式。

而记得学游泳时,父亲并没送尤申去南京路上的温水游泳池。而是位于愚园路的长宁区露天游泳池。

父亲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同时也会把尤申一起叫醒,并且要求他半小时内洗漱整理完毕,然后把尤申送到长宁区游泳池练习游泳,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也不间断。有时邻居看见了,心疼地说:“这么冷的天,孩子跳下去会冻坏的。”可父亲却不打算改变主意,而是说:“他习惯了就好了。”这逐渐养成了尤申非常好的习惯。直到现在,无论冬夏,无论前一天忙碌到多晚,他都一定早上准时起床,雷打不动。“现在想来,父亲这么做,对我真是一种磨练。”尤申说。

虽然当初也被招进了市体育宫集训队,在同龄球手中成绩属于中上,但尤申坦言,他对乒乓球的理解,是直到这些年反而才有了更深的领悟。

下海后,尤其己没有更多时间去保持自己儿时的爱好,但偶而得暇也凭老底子功夫去打球,参加一些群众性比赛,由于曾受过半专业训练,还取得了多次系统内外的乒乓单打冠军。

2006年,正在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尤申,参加了一次高校乒乓球比赛。那时,他已经45岁,且久疏战阵。“我平时练得少,所以我很在意跟对手比赛的每个机会,我很少放弃球。我会去拼命救球。”靠着这股韧劲,尤申一路打进了男单决赛。

决赛中,尤申面对的是复旦大学一名选手。对方年轻气盛,尤申在他面前似乎并不起眼。一上来,对方就是一阵猛攻,但面对“牛皮糖”似的尤申,这招并不见成效,反倒是自乱阵脚。最终对方越打越乱,气定神闲的尤申却稳扎稳打,赢下了比赛。赛后,对手不服气,邀请尤申再战一盘。没有了胜负心的干扰,对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尤申显然不是他的对手。

“前几轮比赛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他了。因为对手水平差一点,他似乎都打得很随意。”尤申抓住对手“轻敌”的这一弱点,研究出了一套有效的战术。“我平时练得少,弧圈球水平也没他高,但基本的一点是,我看清了前几场他的球路,扬长避短,采取以柔克刚的战术,这就有了50%的机会。”

“乒乓球的最高境界是我创造机会来赢你。而最傻的办法就是我先还给你,看看你回得过来哇?为了这50%的机会,我很努力、认真的去做,一拍拍和他磨。小年轻就是只想到冲击,他没想到第二拍、第三拍怎么打,他也没想到你这么有韧劲。当你出乎意料地把球回过去后,那一刹你的感觉,他回过来的球质量是很差的。”

球场上的一场比赛,如同一场项目攻坚。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你,你又该如何做到从容不迫?

“记得当时,我只想手上这个球,根本不去看比分牌。但是我心里很明白。打了几个球怎么会不知道,只是做到了专注,不想结果,就想把每个球打好。”尤申说。“乒乓球,讲究敏捷性,我们一般出手就想着三拍。我发球,他会怎么样,我要怎么回,最少连续想三拍。我的脚步移动,整个身体的协调都是跟着这个走。同样,生意场上也是一样,我的每一步计划,都要为下一步打算,一定是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

某种程度上,尤申的处事风格,潜移默化中,竟也与他的球风一脉相承。“打乒乓的都知道,每个人的打法,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尤申分析说,“比如讲,我弧圈球也会拉,侧身抢攻我也有。我的特点是,球风平稳,球路没有明显的缺点,有时我为了弥补自己的技术缺陷,却削弱了我的优点,少了一招致命的武器。”

孙子兵法中提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尤申有时也会提醒自己,“打球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我的缺陷,我就会拼命地练。这在后来也影响了我,包括我管理公司、管理团队的方式,你很难找到我一个明显的缺点,同时却也没有一招鲜。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比较全面,更容易走得长远,受周围环境影响的风险小。”

不过,相比起充满竞技性的乒乓球,随着年岁渐长和商务活动所需,应对日后各种竞争的启蒙课。而他倒迷上了高尔夫,尤申认为,那是一种与自己的较量。

“乒乓球有它的功利性。特别是当你代表某个组织出战的时候,你赢了,你高兴。但对方一定是不高兴的。看到他不高兴的话,你的高兴还有意义吗?我不希望伤害人家。”尤申的“中庸”已经深入骨髓。经历了商场上这些年的跌打滚爬,尤申有了别样的体会。“一个公司的领头人,就好比团体赛中的第一单打,你只能挑头上阵,又或者是第三单打,要为全队收尾。这种压力,真的不得了。”

但尤申并不会逃避。而在另一片球场,尤申学到了应对之道。“我有时也打高尔夫。高尔夫和乒乓球不一样,永远只和自己比。“也许是从小就有体育天赋,尤申在更多是以赛代练的打高尔夫的过程中,常有出彩的表现。如最近参加2012年上海交大中国CEO俱乐部宜昌高尔夫屈原杯友谊赛中,就获得了最远距离奖的荣誉。

“假如4个人一组,如果你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其他3个人,不受他们的影响,那这境界就不得了。”尤申分享着他的经验,并笑称,“我现在正处于完全把那3个人忘掉的过程中。如果能达到不管是3个人,还是30个人,对我都没影响,我只在乎我自己,那无论有多少烦恼,都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我希望的境界。”


次贷危机 共度难关

商海沉浮,并不是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而有些真情义,只有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考验,才愈显珍贵。尤申对他的团队始终有信心,而同事们也深知,他们没有跟错人。

2008年6月,尤申的公司开始筹建空运业务平台,以形成公司海陆空物流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确立公司应有的地位。空运出口业务运作了4个月,货量增势明显。但风平浪静之下,正酝酿着一股来势汹汹的暗流。欧美次贷危机开始波及中国的物流业。

随着这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人民币升值加速,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国际运输成本骤增。在多种因素的夹击下,国内出口急剧下降,我国制造商品的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无论是海运和空运的出货量均大幅缩减,仓库空置、订单稀缺,这是我国物流业20多年来所遇到的最严重挫折。

在这轮风暴中,不少企业开始出现裁员、减薪,整日人心惶惶。而在尤申的上海中外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

尤申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给自己减薪20%。随后,管理团队部门经理以上级别减薪15%。对于那些共事了近10年的同事,尤申开不了口,让他们说走就走。

员工们都明白,以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现在是要考虑还有没有得赚。于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大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裁员,二是减薪,第三就是轮休。每一种都有利弊,因为谁都不知道这轮风暴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但这次大会一开,反倒鼓舞了整个公司的士气,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在不裁员、不减薪的情况下,兄弟姐妹抱成一团。为减轻公司负担,大家决定以轮休的方式共度难关,至少能把这个团队保住了。

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尤申也没有让团队失望。在全岗轮休了3个多月后,公司业务就又缓过来。员工们都说:“尤总能让我们把饭碗先保住,我们都相信这是短时间的,一定能够闯过去。后来,有得休假都不休啦。很多人5天的年休假都不用,主动来加班。”

事后,尤申感叹:“你把人心留住的话,什么都会有了。他如果开心,也会感染他的客户。”但他又话锋一转。“对,我是没有休假。但如果员工也不休,这其实不好,不是一个好方法。当然,当我们在攻坚一个项目的时候,在团队最紧要的关头,那会不太一样。你说请假……我不会说什么,但是我总是感觉,这是全班人马拧成一股绳往前冲的时候,如果你掉链子,事实上你就没有机会了。我可惜的是这个。这时立马会有人调整上去,因为我首先得保证项目。”

尤申十分尊重每一位员工,并为他们设计好职业规划,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员工当做赚钱的机器。“在我的观念里,我讲的是全面发展。如果他们只是帮你做业务、赚钱,那长久不了。我会尊重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爱好。”

在中外运,员工最怕尤申“失踪”。“因为那一定是我去哪里读书了。”尤申哈哈一笑,“我回来后有了新的想法,他们神经都紧绷起来。我最怕的是,我在前面讲,回头一看没人跟。所以我要让员工不断学习、深造,跟上我的步伐,这是我促进他们,推动他们去培训、提升的理由。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揽下来自己做。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件事他能替我完成,我开心死了,我会谢谢他。我就是这种心态。”

“信任、规范、拼搏、共享”是上海中外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成立至今的企业文化。“是工作和我的这个团队成就了我,也是中外运给了我机会,为我创造了很多资源。我没有理由不去感恩。”尤申常这样对自己说。这些年来,在尤申的团队,不少年轻骨干都被送往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海事大学等名校EMBA、MBA班学习深造,公司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使中外运这个团队永远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同时尤申还先后在多家名校担任MBA和EMBA的兼职老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批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

信任是相互的。尤申对自己,对公司每个员工的定位都非常准确。这是让中外运持续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我跟所有员工讲,你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比自己位置高一级。你是部门经理,就要站在公司副总的位置,考虑部门经理该怎么做。但是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要往下一层。要从主管的角度看怎么操作,才能完成好这个目标。思想上高一级,做法上低一级,上下才能达成和谐。这是我的一种工作经验,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也不知道哪一天,就开始这么做了。”

在尤申的书柜里,类似《积聚人气——你唯一的取胜之道》、《鱿鱼法则——做个让老板无法不用的员工》等等书籍不在少数。对于个人与团队、员工与老板这些“矛盾”,尤申都处理得非常得体。就是在这样的众志成城下,即便遭遇了这轮严峻的金融危机打击,公司最终也没有出现过亏损,只是盈利略为减少。2008年,尤申被华东公司党委评为唯一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我不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什么都是我说了算,号称‘一支笔’。这样的人,他以为自己特别忙,特别敬业,但我不这么看。你的职责就是把你周围的人积极性无保留地激发出来,这才是你该做的。”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正是尤申的魅力所在。“在公司,我充分信任我的同事、员工。一般情况下我是不签字的。我只签什么呢?只签不确定的,因为整个团队的责任在我身上,我必须最后把关、拍板。凡是确定的文件都是交给副总签掉。”

这样的气度和担当,令人钦佩,但尤申却感叹:“十多年了,他们还不嫌弃你。我就是要比他们看得更多,更广一点。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可能我前面做的不错,今后还能不能,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在努力。我把他们推上前沿一天,我就能放自己一天假。才能腾出手来,做他们不做的事情。”

尤申对于公司发展前景有一个职业规划:那就是把团队带向:年效益过千万,人均收入同行业中最高,内部和谐交流成本最低的新高度,为在2020年实现国家战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宏伟大业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Copyright 2021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
021- 52301088/62933668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