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5
编前语
20 多年前,刚刚毕业不久的赵鹏对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家族事业,踌躇满志。压力容器制造,无论是 20 多年前还是现在,即便在制造业领域内,它都是专业度和垂直度极高的特殊领域:准入要求高,资金门槛高,专业门槛高,市场需求相对定向,对技术和设备的需求都要高于常规,尤其是行业的外部竞争环境要求高,是一个“全高”的传统行业。
那时候,还年轻气盛的赵鹏不是很理解,有那么多相对更“轻省”一些、时尚一些的行业领域,父亲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转眼 20 多年过去了,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历经销售、管理等多个岗位的锤炼,几年前,随着父亲正式把企业的交接棒放到他的手里,赵鹏已经完全理解了父亲当年的选择。
—立足自己的专业,不畏难,不畏苦,只要做对了事,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如今,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成为国内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的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主要供应商。目前国内主要堆形的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包括法国 M310、法国 EPR、中核“华龙一号”“广核华龙”“国和一号”)均由东海参与制造,在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制造上,东海已牢牢占据 60% 的市场份额,形成明显优势。
尽自己所能,把企业做成事业,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首批取证
压力容器专业设计生产品牌
1973 年,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公司成立。作为国内首批取得国家一、二类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的企业,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公司创立之初主要为化工、石油、冶金、医药、化肥、食品等行业提供高效专业设备和压力容器。 2004 年起,公司开始进入火电设备制造市场,为上海电气集团提供水箱、除氧器等设备。
在赵鹏看来,上海东海的发展,与行业发展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就行业特点来看,压力容器制造本身就是一个细分市场,行业的外部竞争压力特别大。
此外,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市场早期的时候,像 20 世纪末,国家上了很多石化项目,所以当时进入的企业特别多。在当时,行业发展的地域差异非常明显,上海制造在整个国内都处于行业头部地位。”类似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公司这样的品牌,也跟着快速发展的石化项目,得到了快速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也正是随着城市发展对产业的需求,转型在 10 多年后慢慢到来。在赵鹏的记忆里,竞争性增强以后,上海企业失去了之前在石化类项目上的传统优势。
“印象特别深的是 2015 年左右,我们参加中石化的招标,大概 100 多家企业里上海只有六七家类似于我们公司这种规模的企业。”赵鹏透露,由于传统压力容器制造业务属于非标制造,仍属于人力依赖较高的企业,制造业的竞争加强之后,成本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上海,一方面,制造业发展所需的人力、厂房、设备等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另一方面,环保政策的高要求,产业上下游的战略移出,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从某种程度上,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制造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了。”
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面对这一行业困境,赵鹏果断带领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进行业务转型。
积极转型
布局核电配套行业
2006 年,国家开始布局核电产业发展。那一年,哈电集团也在寻找一家供应商来配套核电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在考察了上海东海之后,哈电对东海的生产质量、流程把控都给予了肯定。
随后,赵鹏和他的团队参与了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的制造,这一次合作,标志着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正式进军核电设备制造领域。
从传统的石化等行业合作,转向核电等更为垂直的行业领域,这一业务的调整,在赵鹏看来,给上海东海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根据赵鹏的介绍, 2006 年之后,上海东海又和上海电器合作了国内的核电项目—红沿河核电站项目。其后,整个核电产业也在国家的推动下进入了发展阶段,上海东海也开始了核电领域的加速前进。目前,上海东海已经成为国内三大核电设备制造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的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主要供应商。
赵鹏透露,尽管近几年核电行业也有起伏,但上海东海已经实现了核电行业的稳定优势。国内主要堆形的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法国 M310、法国 EPR、中核“华龙一号”“广核华龙”“国和一号”)均由上海东海参与制造。“我们在蒸汽发生器上部内件制造上,已占据了 60% 的市场份额。”
2011 年,由上海东海开发的核电蒸汽发生器波形板,通过了专家会评审,打破了核电蒸汽发生器波形板长期由国外公司制造的垄断局面,成功运用在阳江核电站 4# 机组蒸汽发生器上。“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核电波形板制造公司,未来我们也会关注蒸汽发生器波形板适用的其他领域。”对于未来的发展,赵鹏信心十足。
学习 + 创新
“制造业二代”的坚守
赵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二代”。2003 年大学毕业后,赵鹏先在上海松下等离子有限公司实习了半年,随后就进入上海东海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在父亲的安排下,从销售做起,开始全面了解公司业务。
“坦白说,工作的最初几年,我始终没有找到和本行业的共鸣感。”赵鹏坦陈,当时,面对外部充斥着的资本运作,自己心中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前景并不看好。
改变是在与父亲的共事中发生的。“父亲几十年如初的行业热情,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我。我内心的浮躁一丝丝地消散,开始定心钻研公司涉足的产品。”如今,在赵鹏看来,父亲的事业早已经成为他的事业,“我们是民企,尽管公司规模有限,但可以在中国乃至国外的核电站内做出贡献。这种社会价值感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我也真正体会到了父亲持之以恒的不易”。
2020 年 7 月,赵鹏进入交大安泰高级工商管理班开始了学习生活,通过将近 1 年的学习,对工商管理学有了更专业的理解。他表示:“印象最深的是由陈桦教授为我们讲授的‘管理决策与实战模拟( TECHMARK)’课程。两天一夜的TECHMARK 课程最终由我们团队获得了小组第一。在这次课程中,我充分体会到在同等条件下,管理层的每一个决策都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健康的企业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充分的沟通和信任。”
赵鹏表示,交大安泰的学习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也希望未来的课程除了分享大型企业的成功经历,还能增加些小微企业的案例,“我希望更多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能得到更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