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涛:个人所得税沦为“工薪税”

发布时间:2016-03-24

事实上,自1980年正式开征以来,个人所得税经历过数次改革。免征额从最初的800元逐步提升到如今的3500元,而累进税率分档也从最初的9档变为了现在的7档。“即便是这样,改革的脚步仍应该加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系副教授刘涛表示,提高免征额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解决其背后的症结问题。

个税渐成“工薪税”

刘涛指出,1980年时,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就是薪酬收入,也没有什么财产性收入。而现在收入多样化了,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就造成了制度与现有情况的脱节。“同样是10万元收入,一个工资收入是5000元,其他都是房租、稿酬等收入的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要远低于10万元纯工资收入的人。”

“个人所得税在全世界有三种税制,分别是综合、分类以及综合分类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国家目前是典型的分类税制,这也是因为其便于管理,可以代扣代缴。但随着收入方式的多元化,这样税制下的个人所得税逐步变成了‘工薪税’,无法做到公平。”

刘涛告诉记者,事实上,一些个体户收入比工薪阶层还要高出许多,但是其最高税率只有35%,由于收入来源不同,税率不同,最终自然纳税人上缴的税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不仅如此,有些富人其实没有固定的月工资收入,一方面收入所得的额度大,税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没有人为其代扣代缴,各种资产增值、境内外投资收益等收入五花八门,还会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也直接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准。

“税收要增加财政收入,更要确保公平,‘征富济贫’。”刘涛告诉记者,诚然,“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家都是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在收入较多的情况下也是分额累进,综合征收,扬长避短。最后国家财政收入不会减少,而对于纳税人而言又比较公平。我们的个税改革方向就是实现综合分类相结合的税制。”

以家庭为单位征缴是方向

谈及未来的个税改革方向,刘涛表示,以家庭为征收单位将是大势所趋。

按照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假设甲家庭一人养活一家三口人,收入4000元/月;乙家庭夫妻二人都在工作,每人收入3000元/月。最后乙家庭无需缴税,而甲家庭则要缴纳15元的税。这显然有失公平的。而若按照家庭征税,以家庭总收入为基准去征税,这样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现在的80后小夫妻都需要赡养四个老人,国家又鼓励生育二胎,对于家庭而言压力就更大,如果个人所得税征收负担大,很可能将打消纳税者的生育意愿,对于人口红利的恢复更是不利的。”刘涛指出,个人所得税和每个工薪阶层的职工密切相关,影响到家庭的幸福感。“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庭幸福了,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

不仅如此,由于如今退休的一批职工多为多子女家庭,而当打之年的80后们又多为独生子女,从而导致了养老保险金缴纳压力陡增。“如今国家养老保险金存在缺口,结合未来的长远发展,最终还是要靠个人来填补。如果税收负担也很重,肯定会对生活造成更大的压力。在适当延缓退休年龄的同时,如果能通过减免部分个人所得税,职工从心理上会有所松弛,对个人未来预期也是乐观的。”

个税抵扣项目期待增加

除了以家庭征收外,专家建议,个税抵扣的项目也应该有所增加。

根据目前的政策,除了五险一金和免征额外,其余的收入都将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在刘涛看来,个人所得税更应该让利于民,这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比如在上海,房价动辄每平方米数万元,如果引入个人所得税抵扣按揭房贷,不仅会减轻购房者的压力,还会增加上海的吸引力,让更多人才留在上海安居。“同样的道理,三四线城市的房产面临去库存压力,如果有这样的相关配套政策,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将有效缓解库存压力。”  在一些发达国家,家长在孩子身上购置的保险、为孩子支出的教育费用、赡养老人的费用都可以纳入个税的抵扣。而在这些方面,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我们总是认为税率越高,税收就会越多,其实不然。税率是根据税基的大小决定的。税率越高,税基会越来越小。就像没有下蛋的鸡,自然也就没有了蛋。”

放水养鱼藏富于民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个税占税收比例约在3成左右,美国更是达到了近50%,而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的这一比例仅为6.9%。不仅如此,美国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人纳税占到整体个税收入中的6成,而我国则是中低收入者税收贡献率占到65%。近几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占整体税收的比重均在6%左右。而在税收中的大头则是以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间接税。这些流转税最后流转到商品上,消费者还将为其买单。

刘涛认为,从国家的角度说,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影响不算大,而如果合理配置税率,把富人的税收进来,这一比例甚至有可能会增长。“对于普通职工而言,未来改革新政一旦落地,交的税肯定是降低的。如果将来养老、二胎等各个方面个税抵扣项增加的话,对于纳税人而言,做得越多,抵扣项目也多,还能进一步拉动和刺激消费。”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更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刘涛指出,“放水养鱼,休养生息。也许在一段时间内绝对值少了,但是时间轴拉长,未来的财政收入只会增加。”

“藏富于民”,何乐而不为?

原文链接: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60218/n51574/n51591/u1ai266396.html

                       


Copyright 2021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
021- 52301088/62933668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在线报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