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7
2016年4月19日下午在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A300报告厅,著名经济学家、我国经济学界泰斗吴敬琏教授做客我校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暨我院“经邦论道”讲座之五十八期,给我校500多位师生和校友带来了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改革”的精彩演讲。论坛由我院院长周林教授主持。出席活动的媒体单位包括: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澎湃新闻、第一财经、新浪财经等。
吴敬琏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为什么提出“供给侧”、还是“需求侧”的问题? 2、什么是“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3、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4、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措施。
吴敬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症结可以归结为“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所谓“三期叠加”,依次即为经济发展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而所谓“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通胀率下降,企业利润在下降,税收在下降,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上升。
吴敬琏表示,之所以推出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中国用“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力量不足解释发生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方略为“扩需求、保增长”,这是误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去分析长期问题,最终导致投资回报递减、杠杆率不断推高和资产市场泡沫生成。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应当从供给侧寻找原因和应对方略经济。吴老强调,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应当从增加投资转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
“过去的刺激政策从需求侧找问题,造成一些后遗症,最突出的是货币超发、杠杆率过高,这就会导致风险积累。这个问题要消化,不消化基本就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吴敬琏指出。
至于当前中国的应对方略,吴敬琏认为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落实改革。重点在于:要在稳住大局、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集中主要力量推进改革,建立能够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机制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吴老强调,结构性改革(structural reform)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常用的概念,而它的原意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部分制度架构和政府规制架构进行改革,特别是对政府职能进行改革。”
因此,他强调,提高供给效率主要靠市场。市场的主要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再配置;建立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品,而不是操控市场、干预微观经济和直接“调结构”。
同时,改革转型的阵痛难以避免,因此吴敬琏也建议要采取措施控制和化解风险。例如,妥善处理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隐性负债及或有负债,停止对没有回报或回报过低的项目的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 输血,停止“刚性兑付”,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或重整,盘活由于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死资产存量。
此外,结构性改革也需要辅之以短期政策,例如运用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应当发挥辅助作用,以便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具体而言,实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但“去杠杆”还应当是总的方向;运用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应当指向发挥企业积极性的方向,例如普惠式的降低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