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8
“636”这个数字,对于每个参与到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和记住的数字。它不仅代表着从2009年至今,已经有636名学员完成学习,同时,“636公社”还将伴随着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的不断推进而延续下去。
——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陆铭
2016年1月15日上午,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结业典礼暨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年度辩论赛成功举办。浦东新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孙庆祥、浦东新区科委副主任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田新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耀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与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三个阶段学员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田新民:中国企业家的选择、传承与创新
——要花时间去思考,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要花时间去学习,这是你智慧的源泉。
刚迈入2016年,大家在关注世界经济环境所发生巨大震荡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向以及自身企业的发展。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其实也是培育大家驾驭未来世界的能力。因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现在所面临的社会、市场、顾客都是不断的变化,变的是创新,不变的应该是对客户、对员工、乃至对社会的承诺、责任的坚持,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企业家的专注与坚守就变得非常重要。领导力让我们战略性的思考,战略化的创新,面对未来,交大安泰希望继续秉承“中国智慧,国际视野“的发展理念,携手浦东新区科委,发扬中国智慧,企业家精神,具备国际视野,更好地直面未来的挑战与创新!
浦东新区科委科协党组书记孙庆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企业是主角,企业家是“四新”产业的生力军。
改革创新的年代,时间过得很快。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不仅见证了大家通过努力学习从相互陌生到互相了解,再到现在“难舍难分“的过程,也见证了企业家学员边学边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有所成就的过程。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1月10日,浦东新区召开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和五届政协五次会议,会上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浦东要成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国家科技创新重要的战略承载地,以张江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城,全面推动科创中心建设。高密度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高效率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高强度夯实人才基础保障,优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未来,浦东新区将尽可能的开辟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搭建企业经营者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平台,沟通信息,分享经验,反映诉求,跟踪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特别是要积极推动张江科技城建设,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技术科研和原创力量的突破,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加大对高科技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致力于完善从科学研发到成果转化全产业链的服务。企业家是最有活力,最具潜力和成长性的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产业的生力军,也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核心资源。浦东新区科委科协要解放思想,改进服务,立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各方齐心协力将科技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工作推上新的高度!
学员代表: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齐明
拿到沉甸甸的结业证书,这是浦东科委送给我们这些创业者的一份厚礼,同时也蕴含着一份期望、一份鼓励,感谢浦东,感谢科委。这份感恩也来自于对交大安泰经管学院老师们辛勤工作的一份感谢,在交大读书的日子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交大优良的学习环境,还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用心挑选的教授导师,这让每一次上课变成了一次享受。“学在交大”,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跨越了交大的围墙,来到百度、奇虎360等知名企业,跨越了大洋,来到MIT、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这些经历,伴随着我们共同走过不平凡的2015交大求学之路。交大的校训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作为交大的学子,我们怀揣的这份感恩,会让我们更加努力,懂得专注与坚守。
随后举行的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年度辩论赛,正方双方就“超级大企业会促进还是会抑制中小企业的创新”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持续竞争力发展计划交大班获得了最佳团队、最佳辩手,创新领导力培训计划复旦班获得了人气团队、人气辩手。
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
“2015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业者和企业领袖,提供立体化的培训课程,包括第一阶段的科技创业者助推计划、第二阶段的创新领导力培训计划和第三阶段的持续竞争力发展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三阶段《企业家持续竞争力发展高级研修班》,为具有一定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家设计,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有德领导者。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借助讲座、移动课堂、美国游学、国内游学、安泰论坛等多种方式,提高学员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帮助学员开拓视野、提升眼界,广泛了解全球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热点与机会,丰富企业家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提升作为企业家应具有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水平,以及在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